国产精品视频一区国模私拍,99精品偷自拍,亚洲永久精品ww47,热久久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

(第一百九十七期)開民族團結之花 育共同富裕之果
發布時間:2024-04-23 來源:米易縣融媒體中心  閱讀次數: 0

  春日里,走進米易縣白馬鎮高龍村,只見一座座白墻黛瓦“紅腰帶”的特色農家小院錯落有致,交錯的村道干凈整潔,村子里隨處可見民族文化墻體繪畫和裝飾,一股濃郁的民族風情撲面而來。農家院落傳出歡聲笑語,田間地頭處處可見一張張質樸的笑臉,一個個賞心悅目的“微畫面”繪就出新時代高龍村振興的精美畫卷,也演繹出米易縣高標準推進民族地區事業與鄉村振興的生動樣板。

   

  米易縣是四川省享受少數民族地區待遇縣,有漢、彝、傈僳、回等28個民族,有5個民族鄉鎮,全縣少數民族人口約4.9萬人。近年來,米易縣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持續鞏固提升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成果,團結帶領全縣各族群眾跨越趕超,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煥發蓬勃生機,為融入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試驗區注入新活力。

  (一)民族團結 彝家村寨煥新顏

  高龍村坐落在美麗的安寧河畔,是我市最大的移民新村。2016年,攀鋼集團白馬鐵礦開發拆遷,白馬鎮和灣丘彝族鄉2個鄉鎮的3個村合并而成高龍村。該村共有712戶3511人,其中彝族人口2944人、傈僳族人口48人。

  

  “在我們村,彝族、傈僳族、漢族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村里大小事務,大家一起商量著決定,各類節慶,大家也是一起過,正因為多民族群眾的團結合力,我們的村子才能越做越好。”高龍村黨總支書記馬順付說。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團結。多年來,高龍村高度重視村級民主建設,堅持黨建引領,以鄉村治理為突破點,聚焦“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探索出“抓班子強隊伍、抓制度強監督、抓管理強落實”的“三抓三強”工作模式和“一約三會五員七個好”治理新模式在謀劃產業發展、改善人居環境、移風易俗等重點工作上持續發力,強化村民參與共建、共治、共享的主動性,推動高龍村鄉村經濟、鄉村法治、鄉村文明、鄉村治理全面發展。

   

  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良好的民族關系也為高龍村整村推進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16年,高龍移民新村建成后,通過“支部+企業+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帶領村民種植了1500余畝大棚蔬菜和700余畝芒果。同時,鼓勵村民就近多方式就業。高龍村村集體經濟從2016年的0元增長到2023年的84000元,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26680元,是搬遷前的3倍。

  “高龍村廣大干部群眾十分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對美好未來信心滿滿。” 馬順付介紹,下一步,高龍村將結合白馬鎮紅旗河壩現代農業綜合產業園項目建設,依托當地的民俗風情,積極探索“農業+康養+旅游”的發展模式,打造特色民宿和康養旅游,實現農文旅融合發展。

 ?。ǘ┨厣a業 帶動一方奔共富

  “打魚嘍!”清晨伴著和煦的陽光,灣丘彝族鄉熱水村拿虎灣共富漁村,一大早就呈現出一片熱鬧的打魚場景,魚塘邊上歡聲笑語一片,村民們齊心協力,拋網、收網、挑選、裝筐、稱重、運輸,一派魚躍人歡笑的豐收景象。

   

          該村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緊緊圍繞“漁”文章,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以產業帶動鄉村發展,不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全面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共富漁村,小漁村邁出了共同富裕大步伐。

  “我家的魚塘面積約有13畝,主要養的是草魚、鯉魚、鯽魚三個品種,共富漁村打造以后,道路通暢了,收入翻番了,我相信我們日子會越來越好。”熱水村村民莊洪蘭說。

   

  熱水村擁有40余年淡水魚養殖歷史,已成為攀西地區面積最大的淡水魚養殖基地,被農業農村部授予“綠色水產養殖基地”稱號。漁業發展起來了,如何讓優質的商品魚走得更遠,成為了困擾村民們的又一大難題。近兩年在縣、鄉兩級的大力支持下,熱水村以“財政補助+社員自籌”方式籌措資金,對漁場道路進行硬化,開展老舊引水管網改造,兼顧現代漁業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完成了綠色漁業養殖和拿虎灣漁場尾水治理人工濕地等項目,有效解決了漁業發展的“瓶頸”,筑牢了共富根基。

  同時,熱水村還積極探索建立“黨支部+專合社+公司+農戶”的漁業養殖共富機制,形成“統一管理+統一銷售+循環養殖”漁業發展模式,帶動全村130戶群眾發展淡水魚養殖520余畝,年產特色商品魚1690余噸,產值3380余萬元,漁業純收入1040余萬元,專合社養殖戶人均漁業純收入接近4萬元。

  “接下來,我們熱水村還將繼續對漁村的基礎設施進行打造,結合農文旅發展,進行村莊綠化、亮化、花化,讓更多的游客走進熱水村。”熱水村黨總支書記楊家貴說。

 ?。ㄈ┠木哿?擦亮民族文化名片

  新山傈僳族鄉新山村通過上級幫扶和拼搏,深入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村里建起了傈僳族祖居圣地民俗博物館、阿考廣場、稻香咖啡館;米易傈僳梯田景區、傈僳族約德節、葫蘆笙等民俗非遺文化吸引了很多游客前來,讓古老的村落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成為了一張靚麗的旅游名片。

   

  農文旅融合發展模式為新山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依托梯田景觀和民族文化,新山村進一步發展觀光休閑產品,打造了以米易梯田觀光、民族文化體驗和河谷休閑為主題的旅游項目。村容村貌向美向善,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欣賞傈僳族的傳統歌舞表演,品嘗當地特色美食,親身參與手工藝制作,體驗獨特的民族文化。熱情好客的傈僳兒女開起農家樂,當起了導游接團,開發特色手工藝品銷售等產業,實現增收致富。

  “迎來送往”中,村民們收獲了旅游發展帶來的紅利。省人大代表、新山傈僳族“刺繡技藝”傳承人賀春艷說:“新山民族文化享譽全國各地,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我做的刺繡工藝品,每年能賣出100余件,相信以后能夠讓更多人喜歡上我們新山的民族文化。”

   

  新山傈僳族鄉曾是米易最貧困的地區之一。而如今,這里已成為米易縣鄉村振興的代表鄉鎮之一。近年來,米易持續深挖自身民族文化潛力,相繼開展古鎮、古村落、古建筑保護開發,成功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名村、名鎮。并深度開發顓頊文化、民族文化、農耕文化等文化資源潛力,推動研發一批陶器、瓷器、刺繡、日用品、酒水、農特產品等文創產品。創作出《舞動彝鄉》《新山的傳說》《傈僳情韻》等一大批廣受群眾歡迎的優秀本土文化作品,其中彝族歌曲《夢回馬鹿寨》獲評攀枝花本土十大優秀原創歌曲,各族群眾的文化自信不斷增強。蓬勃開展彝族“火把節”、傈僳族“約德節”“陽光米易·精彩十二月”等活動200余場次,參與群眾達10余萬人次,拉近了各民族間的情感距離,增強了各族群眾間的文化認同,促進了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

 ?。ㄞD載自陽光米易微信公眾號)

主辦:米易縣民宗局 承辦:米易縣電子政務辦公室 網站維護電話:0812-8179802

備案序號:蜀ICP備14016536號 網站標識碼:5104210002川公網安備510421020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