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白馬鎮黨委堅決貫徹黨的民族宗教政策,著力以“一中心、兩試點、三保障”工作體系推動民族宗教工作創新開展,在全鎮形成了民族團結、宗教和諧、社會穩定良好局面。
堅持“一個中心”。白馬鎮境內居住著漢、彝、回、白、傈僳等8個民族,有高龍、棕樹灣、黃草、田壩4個散雜居民族村,有宗教活動場所4處。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以“黨的領導”為中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緊扣鎮域實際縱深推進民族宗教工作。聚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致力各民族群眾共同富裕。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將民族事務納入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強化新時代黨的宗教理論政策宣傳教育,引導宗教與中華傳統文化相融合、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通過把黨的領導貫穿民族宗教工作全過程、各方面,切實鑄牢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營造了“人人感黨恩,全民跟黨走”的濃厚氛圍。
聚焦“兩個試點”。一是以高龍村為試點,探索民族團結新模式。高龍村為移民新村,共716戶3511人,其中彝族565戶2944人,傈僳族11戶48人。立足實際,白馬鎮本著“轉變群眾觀念、摒棄傳統陋習、凝聚發展共識”的原則,充分發揮村民主觀能動性,由鎮牽頭、村組織、村民參與修訂完善了《高龍村村規民約》,建立了“一約三會五員七個好”基層治理模式,推動形成了以自治“消化矛盾”、以法治“定紛止爭”、以德治“春風化雨”的三治融合,營造了“綠樹滿村、紅花滿園”的宜居環境,實現了“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治理成效。此外,白馬鎮以民族團結為“助推劑”,在高龍村建立了一座記錄村莊歷史發展沿革和群眾生活變遷過程的村史館,通過定期學習教育,引導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主動投身和參與鄉村治理,為民族團結助力經濟社會發展筑牢保障。2021年,高龍村被評為四川省首批“鄉村治理示范村”。二是以田壩村為試點,營造宗教和順好環境。田壩村境內有600余年歷史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清真寺望月樓,是全市最古老的伊斯蘭教活動場所。近年來,田壩村以清真寺為載體,積極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常態化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充分利用“微博物館”等平臺,全力抓好文化建設,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浸潤宗教,引導鎮域內宗教活動場所比管理、比服務、比守法、比學習、比風氣,引領廣大信教群眾主動參與全國文明城市、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天府旅游名縣等創建工作。田壩清真寺先后被評為省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宗教活動場所、縣級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
強化“三個保障”。一是強化組織保障。鎮黨委落實統戰委員和專職工作人員各1名,明確各村(社區)專職統戰工作聯絡員2名,在日常工作中堅持將統戰工作與疫情防控、森林草原防滅火、防汛減災等重要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聯動,社會參與、齊抓共管的工作網絡。二是強化陣地保障。在完成田壩清真寺“安全宗教活動場所”標準化建設和規范化管理同時,將磨盤清真寺、鄉農清真寺納入平安宗教活動場所創建;將田壩清真寺和高龍村納入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點位打造,進一步強化民族團結陣地建設。三是強化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的民族宗教工作管理網絡,實行民族宗教領域不穩定因素定期排查報告制度,高度警惕重大政治活動前夕和敏感時期的苗頭性問題,堅持把維護合法權益和嚴格執行政策相結合,確保民族和睦、宗教和順、社會穩定。
主辦:米易縣民宗局 承辦:米易縣電子政務辦公室 網站維護電話:0812-8179802
備案序號:蜀ICP備14016536號 網站標識碼:5104210002川公網安備510421020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