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做好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的調研報告
來源:米易縣政府辦公室 發布時間:2022-01-19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0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各項決策部署,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健全完善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接續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切實推動從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過渡到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我局對11個鄉鎮的人口、生產生活條件、產業發展、收入水平等方面現狀以及返貧致貧風險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米易縣共有省級退出村24個,建檔立卡脫貧人口4411戶18180人,其中白馬鎮385戶1367人,白坡鄉205戶810人,丙谷鎮487戶1595人,草場鎮359戶1279人,得石鎮395 戶1798人,麻隴鄉458 戶2188 人,攀蓮鎮390 戶1358 人,普威鎮385 戶1668 人,撒蓮鎮809 戶3762 人,灣丘鄉340 戶1602 人,新山鄉198戶753 人。2017年,我縣提前3年在全市率先實現24個貧困村和3396戶12921人本地戶籍貧困人口脫貧退出目標任務。2020年10月,全面完成1015戶5250人涼山自發搬遷貧困人口脫貧退出目標任務。脫貧戶人均純收入由2014年2518元/人增長到2020年9241.37元/人,翻了近2番。
截至目前,我縣已脫貧人口中還有很大一部分居住在高山地區,其中少數民族有11098人,占61%;患大病的有383人,占2.1%;患有殘疾的783人,占4.3%;患有長期慢性病的1245人,占6.85%;文化程度為文盲半文盲或者是小學的有9093人,占50.2%。文化差異、風俗習慣、健康狀況、文化程度、生產生活條件等都可能是導致返貧致貧的風險。
二、返貧致貧風險隱患分析
(一)因病返貧、致貧。脫貧攻堅以來,患大病導致家庭困難,一直都是突出問題,家庭收入幾乎都用在了看病上。現在已脫貧人口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患有長期慢性病的,當病情加重時他們往往在猶豫要不要去醫院。去一次醫院就要花費不少,特別是當年收入一般的情況,家里更承擔不起,有時候忍一忍就過去了。對困難家庭來說,負擔最重的一般是醫療和教育支出,由于重大疾病的支出不可控,所以還需要更多有效的措施防止因病返貧致貧。
(二)群眾思想觀念落后且內生動力不足。脫貧人口群眾文化程度普遍以小學和文盲、半文盲人數居多,教育程度普遍較低,思想觀念相對落后,少數脫貧群眾仍然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個別脫貧戶依賴思想嚴重,遇到困難首先考慮的不是通過自身努力去解決問題,而是先看政府、村委會甚至社會力量能夠解決多少,一旦外力減少,很容易導致返貧。參加農技和實用技能培訓積極性主動性不強,內生動力不足。就業觀念落后,不愿出遠門務工,就業率偏低。
(三)收入單一、不穩定增加返貧風險。我縣脫貧人口中很多都是家庭人口多主要勞動力少,家庭收入主要依靠種養殖和務工收入。但種植受多種因素影響,例如雨水、病蟲害、自然災害等,收入單一且不穩定。部分困難家庭里勞動力可以務工,但是要兼顧家庭,只能選擇離家近的務工地點。這就造成打工收入也不穩定,導致可能存在返貧的風險。當然,通過產業扶貧項目,為脫貧人口減少了一大部分返貧風險,但仍有小部分產業還未全部產生效益,還需要依靠幫扶責任人的關系和資源,如果幫扶政策不接續、工作斷層脫節,就可能出現產品銷路不暢的問題,返貧風險依然存在。
(四)農業基礎設施和生產技術相對薄弱。部分脫貧地區農業基礎設施依然薄弱,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難以配套落實,制約產業結構調整,產業發展成效不明顯。部分脫貧群眾生產技術水平不高,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不強,農技培訓未充分發揮作用、產業增產提質增效不明顯,產銷組織化程度依然低,抵御市場風險能力低。
三、對易返貧致貧人口的幫扶情況
(一)基本情況。2019年通過大排查及日常掌握情況,確定我縣有邊緣易致貧戶101戶424人(分布在除普威鎮以外的10個鄉鎮)、脫貧不穩定戶46戶132人(分布在攀蓮鎮、丙谷鎮、草場鎮、得石鎮、白坡鄉、灣丘鄉6個鄉鎮),主要致貧返貧風險為因大病、缺勞動力。2021年4月通過“兩不愁三保障”全覆蓋集中排查行動,排查出42戶脫貧戶存在季節性缺水隱患。2021年6月通過全覆蓋排查,按照相關程序確定新增返貧致貧動態監測對象48戶197人(其中脫貧不穩定戶25戶102人,邊緣易致貧戶17戶70人,突發嚴重困難戶6戶25人)。分布在11個鄉鎮,主要致貧風險為因病、因殘和因意外事故。
(二)幫扶情況。2020年我縣被納入全省探索建立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試點縣,我縣積極開展探索實踐,先后印發了《米易縣防止致貧返貧監測和幫扶工作實施方案》(米脫貧領辦[2020]33號)和《米易縣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的實施方案》(米脫貧領[2020]13號),及時出臺了《米易縣關于建立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實施方案(試行)》,明確了工作目標、扶持范圍、資金保障、工作要求,建立動態監測,并圍繞產業發展、就業創業扶持、教育資助、醫療救助、社會保障、保險保障、基層黨組織建設與基層治理、移風易俗等8個方面精準制定33條扶持措施,為解決相對貧困提供政策保障。2020年,新摸排出生活困難人口126戶434人,與大排查摸排的170戶684人非建檔立卡特殊困難戶共同納入解決相對貧困試點范圍。結合每戶家庭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對標落實醫療保障、低保兜底等扶持政策,通過縣財政全額購買醫療保險、納入低保、產業扶持、安全住房建設等具體措施,296戶相對貧困人口全部于2020年10月前穩定消除致貧風險隱患。2021年8月我縣又出臺了《米易縣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辦法(試行)》(米委農領[2021]8號)進一步完善了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針對42戶發生季節性缺水隱患的脫貧戶,通過更新管道、修建機井等針對性措施,已于5月及時消除了隱患風險。針對今年6月新確定的監測對象,根據監測對象的風險類別、發展需求和相關政策,縣鄉村振興局召集縣民政局、縣住建局、縣水利局等相關行業部門和鄉鎮共同會商逐一制定了針對性幫扶措施,現正有序的根據幫扶措施進行落實,持續做好動態監測戶的跟蹤監測,確保及時消除返貧致貧風險,鞏固脫貧成果。
四、下一步工作建議
(一)緊盯動態監測戶,堅決守住防止規模返貧底線。健全完善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機制,通過多種方式收集風險線索,動態掌握困難群眾的相關情況。一是鄉村兩級要加大政策宣傳力度,拓寬農戶自主申報渠道,由戶主或戶主授權其他人,向村(社區)委會提出書面申請。二是鄉村干部、駐村干部、網格員等基層力量通過日常工作走訪,結合信訪和群眾反映等途徑,及時發現收集風險線索。三是部門通過行業數據篩查、信息監測、調研督查等渠道發現可能導致農戶返貧致貧風險線索,及時推送至鄉村振興局,由鄉村振興局匯總后向相關鄉鎮反饋。四是通過新聞媒體、政務信箱、公共網絡等渠道發現有返貧致貧的風險線索。通過以上方式常態化抓好農村家庭生產生活情況動態監測工作,及時將因病、因災、因殘、因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家庭經濟困難及收入不穩定、存在致貧風險的農村群眾納入監測對象,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根據監測對象的風險類別、發展需求等開展針對性幫扶。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二)抓好幫扶政策結合,健全完備政策保障體系。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堅持新政策不出、舊政策不退,保持現有幫扶政策的總體穩定。財政全覆蓋代繳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部分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教育扶貧基金和衛生扶貧救助基金持續發揮救助作用,脫貧群眾縣內住院費用控制在10%以內,進一步完善醫療救助體制,持續推行社會救助保險、團體商業健康意外保險,建立以基本醫療保障為主體、其他多種形式補充保險和商業健康保險為補充的多層次保障體系,織密防止返貧致貧保障網。按照“應保盡保”原則,繼續將符合條件的脫貧人口納入低保兜底保障。同時,結合上級出臺的新政策和米易實際,對現行脫貧攻堅幫扶政策進行科學評估,按照“保留一批、延期一批、整合一批、優化一批、取消一批”原則實行分類處置、優化調整,推動脫貧攻堅期內的一些特惠性、定向性政策逐步轉向適用于更多農村群眾的常規性、普惠性、長期性政策,保證幫扶政策的穩定性、持續性、系統性。
(三)以產業發展為抓手,有效減輕返貧風險。發展產業是穩定脫貧人口收入的重要手段,村級產業能有效覆蓋周邊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提供產業發展動力和務工機會。優先將銜接資金安排用于產業項目,繼續加大對欠發達地區的產業扶持,規劃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實施特色種養業提升行動,持續鞏固拓展群眾產業增收能力。繼續堅持并優化完善扶貧小額信貸政策,支持脫貧人口發展生產穩定增收。
(四)做好就業務工服務,促進穩崗就業增收。建立健全拓展就業制度體制機制,完善城鄉均等的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出臺穩崗補貼、社保補貼、崗位補貼等政策措施,促進本地企業優先吸納脫貧人口、易致貧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就近就地就業。合理開發農村公益性崗位,優先吸納弱勞動力、半勞動力、無法外出務工勞動力就業。在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積極推廣以工代賑方式,優先吸納脫貧不穩定戶、監測戶、其他農村低收入群體參與工程建設,實現鄉村生產生活條件改善和農村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增收雙贏。強化職業技能培訓,積極搭建務工平臺,提高脫貧人口勞動輸出組織化程度和就業質量,加強就業跟蹤服務,確保穩崗就業。持續統籌合理開發農村公益性崗位,優先吸納弱勞動力、半勞動力、無法外出務工勞動力就業。
(五)持續抓好消費扶貧,拓寬群眾銷售渠道。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推廣用好“四川扶貧”公益商標標識,積極搭建銷售平臺,并設立扶貧農產品銷售專區、專柜、“832”消費扶貧專用平臺,推動扶貧農產品進市場、進社區、進商超、進食堂等。采取黃草櫻桃電商直播、麻隴鄉“妞妞桃”采摘節等形式,持續推進訂單式生產、“互聯網+”模式,通過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和電商、微商、直播帶貨等銷售形式,拓寬扶貧農產品銷售渠道。
(六)加大鄉村基建投入,提升生產生活水平。聚焦邊遠地區和脫貧地區基礎設施、人居環境、公共服務等短板,結合本村發展需要和實際,廣泛收集資金項目需求,深入調研論證,提前規劃儲備重點項目,將群眾急需、帶貧益貧效果好的項目納入重點申報建設范圍。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下大力氣補短板、夯基礎、強弱項,持續改善脫貧地區生產生活條件,提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
(七)以感恩奮進為抓手,激發發展內生動力。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以村民代表大會、壩壩會、走訪慰問等等活動為載體,持續開展勵志奮進教育,強化政策宣傳,面對面給群眾算好收入賬、政策賬、變化賬、成效帳,使脫貧成效群眾感知、脫貧結果群眾認可,引導轉變思想觀念,激發內生動力,積極營造致富光榮、感恩奮進的濃厚氛圍。通過提高脫貧者的文化水平,幫助他們提高自身發展能力,使他們認識貧困和落后,克服“等、靠、要”的思想觀念,激發起脫貧致富的主動性。優化完善村規民約,充分發揮“三會五員”示范引領作用,持續推進移風易俗,大力糾正婚喪嫁娶大操大辦、攀比浪費等歪風邪氣,提倡喜事新辦、厚養薄葬、節儉養德、文明理事的社會新風,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持續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形成文明鄉風、淳樸民風、良好家風。同時通過技能培訓,使他們掌握適宜的農業先進技術,增強脫貧致富的能力和自我發展的能力,解決“有體力、無能力”的現象。